师范类大学排名文科(2020软科中国大学文科实力排名)
- 大学排名
- 2025-05-21 09:48:33
- 0

有人说,科是无用的;其实人科学是“无用”,却有大用!虽然她不能像科技一样直接产生经济效应,也不能为大学排名增加多少硬指标,但她代表着大学的品位与境界,是软实力,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她的作用可能要很久才看出来,却弥久留香。 在刚刚公布的软科中国大学科实力排名中,北大实至名归排名第1,这应该没有争议,中国人民大学和北师大排在第2和第3位,人大在很多综合排名中都很不理想,有些综合实力排名甚至排在
院校排名网为您带来《师范类大学排名文科(2020软科中国大学文科实力排名)》,本文围绕师范类大学排名文科展开分析,讲述了关于师范类大学排名文科相关的内容,希望你能在本文得到想要的信息!
有人说,科是无用的;其实人科学是“无用”,却有大用!虽然她不能像科技一样直接产生经济效应,也不能为大学排名增加多少硬指标,但她代表着大学的品位与境界,是软实力,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她的作用可能要很久才看出来,却弥久留香。
在刚刚公布的软科中国大学科实力排名中,北大实至名归排名第1,这应该没有争议,中国人民大学和北师大排在第2和第3位,人大在很多综合排名中都很不理想,有些综合实力排名甚至排在“双非”高校之后,这次科单独排名,实力仅次于北大,在学科规模、科研项目和科研论方面超过了北大,体现出国内最顶尖的科强校。
北师大作为师范类高校,也是以科见长,力压复旦和清华,可见科实力非常强劲。
排在第4至10名的高校分别是:复旦、清华、武大、南大、华东师大、浙大和中大。南大这次排在第7位,肯定是不符合科见长的预期;中大近年来综合实力发展较快,这次科实力也进入了前10名。
此次排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师范类高校普遍偏向科,科实力相对较强。有36所师范院校进入前200名;北师大和华东师大更是高居第3和第8位;前30名中,师范院校就有10所之多!另外4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华中师大、东北师大、陕西师大和西南大学都表现出较强的科实力,华中师大仅次于厦大,位居第17位,东北师大第19位,陕西师大第22位,西南大学第23位;进入前30名的师范院校还有南京师大第18位,华南师大第24位,湖南师大第25位,上海师大第29位,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师大是进入前30名的唯一一所“双非”高校。
湖南师大的科实力远超省内的两所老大、老二高校中南大学(第48位)和湖南大学(第35 位),在湖南省内的科方面有较大的话语权。
2、科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部分偏理工类一流高校科实力仍显不足。近年来很多偏理工类的高校在科领域进步明显,以理工见长的清华现在也非常重视科建设,校长邱勇就表示:“把清华建设成为真正的一流化高地”,这次排在第4位,实力也非常强劲;浙大和上海交大在科建设方面也都取得较好成绩,进步也非常明显。云南大学排在第31位,表现不俗,是否继承了西南联大的底蕴?
但很多传统的理工类院校在重视科建设的同时,发力仍显不够,这次排名不是很理想,西安交大排在第30位、东南大学排在第38位,同济大学排在第41位,大连理工排在第80位,刚刚获得法学博士点的天津大学仅排在第86位,不及同城的天津师大,北航排在第99位,东北大学排在112位,哈工大排在第123位。
中科大排在第157位,不知道在中科大攻读科专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看来,中科大是坚持走“小而精”的理工路线,在微弱的科实力下,综合实力能排在国内大学的顶尖位置,说明中科大的理工实力那是相当的强劲。
我认为,一所大学不一定要走“大而全”的发展路线,例如中科大只要坚持集中资源发展理工学科,不影响她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一样可以建设成为“中国的麻省理工学院”。
3、科强校基本上集中在一线大城市。在科实力前5名的高校中,有4所在北京;几乎所有的顶尖科强校都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杭州等一线大城市,也可以说科的学科资源基本上集中在一线大城市,这也是顶尖人才向一线大城市汇聚的原因之一,我认识的一位博导想尽办法都要往北京调动,唯一的理由就是学科资源集中在北京,只有融入到里面,才更有话语权。
此次科实力排名包含学科规模、学科实力、学科精度、科研项目、重大成果、科研论6个维度,共有18项指标。
列入科实力排名的学科有27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学、外国语言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不再“重理轻”,逐渐认识到,发展科是“双一流”建设必不可少的,“新科”也得到较快发展,科与理工科,甚至是与医学的交叉融合已成为趋势,很多高校不仅仅建设理工科的实验室,也在投入很大的经费和师资建设“科实验室”,相信科将迎来一次较大的发展。
软科这次科实力高校排名,对高三学生报考科专业和硕士、博士攻读科学科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从排名的6个维度中,可以清晰地辨识出每所高校科的优劣,有利于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
更多的教育热点、观点,请关注潮起海之南。
《师范类大学排名文科(2020软科中国大学文科实力排名)》来自网络,师范类大学排名文科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仅作参考。
本文链接:https://www.jlgdedu.com/dxpm/8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