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经开区初中排名(开发区三中家门口的宝藏初中)
- 中小学排名
- 2025-04-20 09:54:38
- 0

开发区三中绝对是你意料之外的“宝藏”初中。 2022年的夏天,车来车往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三中捷报频传。2名学生中考成绩冲进全市前100名,实现了武汉经开区高分保护零的突破,升学率等各项指标均创近十年中考新高。 坐落于沌阳大道三元寺小区,大隐隐于市,这所中学究竟还有多少惊喜等待我们发现? 回溯67年,“万里长江第一桥”刚开始动工新建,一所“沌龙公社耕读中学”在三角湖畔开课,那时
院校排名网为您带来《武汉市经开区初中排名(开发区三中家门口的宝藏初中)》,本文围绕武汉市经开区初中排名展开分析,讲述了关于武汉市经开区初中排名相关的内容,希望你能在本文得到想要的信息!
开发区三中绝对是你意料之外的“宝藏”初中。
2022年的夏天,车来车往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三中捷报频传。2名学生中考成绩冲进全市前100名,实现了武汉经开区高分保护零的突破,升学率等各项指标均创近十年中考新高。
坐落于沌阳大道三元寺小区,大隐隐于市,这所中学究竟还有多少惊喜等待我们发现?
回溯67年,“万里长江第一桥”刚开始动工新建,一所“沌龙公社耕读中学”在三角湖畔开课,那时候的学生上午上课,下午学农,从湖中薅芦苇编草席,学习种植水稻小麦。
△耕读学校学生合影
后来学校经历3次搬迁,4次更名,从“沌龙公社耕读中学”“郭徐岭中学”“沌阳中学”变成现在的“开发区三中”。
△沌龙中学学生合影
△郭徐岭中学学生合影
它比武汉经开区建区还要早36年,桃李满天下。直到现在,还有老教师可以理直气壮的对学生说“你妈妈都是我教的”。
它见证了武汉经开区从无到有,从荒野农田到现代新城的蝶变。高楼日夜生长,泥泞小道变身沥青马路。一张张稚嫩青涩的面庞,而今已两鬓染霜。
67年前的农村学校,亦如同在这儿接受过教育的学生一样一路成长,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有着丰厚的化积淀和教育底蕴的武汉经开区名校。
在经开人眼中,它是家喻户晓的老牌学校。
一直以来,三中学子的中考成绩在武汉经开区名列前茅,并多次培育出总分第一名的学生。
学校常常收到来自社区、村组、学生家长、家委会送来的锦旗。“自信创造奇迹,拼搏书写神话”体现了这所学校的过去与未来。
开发区三中的学子大多是进城创业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勤勉上进,志存高远,相信用手中的笔可以创造灿烂的人生。
他们就像一块块璞玉,经过学校老师的细心雕琢,逐渐变得晶莹剔透熠熠生辉。
每位学子都各具特色,在开发区三中闪耀出不一样的光。
喜爱武术的少年在武术比赛中,勇夺省市奖项。
△今年省运会,开发区三中叶永欣同学在武术比赛(中学组)获奖
爱好足球的小球迷在足球场上披星戴月,挥洒汗水,为校出征,在区足夺冠,引得省市报刊争相报道。
小戏迷在学校戏曲社团大放异彩,并代表学校在区戏曲广播操比赛中获得区一等奖。
在开发区三中,孩子们可以勇敢逐梦,展示自我。
喜爱写作的,精彩作品有机会登上校刊“春蕾”被全校师生看到。
喜欢书法绘画的,作品有机会被贴在展示墙上供人欣赏。
喜爱唱歌跳舞爱表演的,有机会在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上展露才华。
在这里,可以看到少年们更多的可能性。
不少学子在进入开发区三中时就暗自在心底定下了“走出郭徐岭”的目标,初中三年有人不舍昼夜,为中考奋战。
成绩固然重要,但学生们的健康亦不容忽视。
开发区三中逐步创立了“健康教育”的办学理念,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让学生们明白健康的重要性。
“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致力于实施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校园里有一面墙,写下了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
学校面对全体学生开设了足球课,组建足球社团,举办班级足球联赛,开发区三中因此成为了经开区第一所“全国足球特色校”。
为了鼓励学生们在学习之余动起来,强身健体,学校每天上午都有大课间活动。
有时是广播体操、有时是太极拳,有时是各班班主任带着学生跑操。
还有一段时间,学校将传统戏曲与现代体育运动相结合,全校师生在大课间做“戏曲广播体操”,那场面相当壮观。
此外,每周三周四,学校还会举办溜冰、空竹等社团活动。
每年的春季秋季运动会更是必不可少,让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健康成长。
每到秋天,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活动,去汉南中学的劳动基地拔萝卜、打豆腐,在劳作中增长见识。
学生拥有强健的身体只是“健康教育”的第一步,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开展一系列扎实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长江后浪推前浪”
若说开发区三中的学子是“后浪”,那么学校167名教职工则是层层护航的朵朵“前浪”。
离校多年,蓦然回首,再想起母校时,最令人怀念的一定是曾经谆谆教导的老师。
提到开发区三中的老师,多位学生的评价是严格敬业负责。
他们会鞭策学生向着更好的成绩奋进,会带着这群孩子看向更广阔的天地,会告诉那些少年未来有无限可能。
江水潮起潮落,太阳升起落下。
少年渐渐成长为青年,慢慢明白了严师的良苦用心,时不时回到母校看望恩师,与老师在假山下合影纪念。
申请延退的吴早荣老师,在学校任教三十多年的孙幼萍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肖记老师,全国优秀教师李德政老师,亲切的陈晓利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桥哥”徐梦桥老师……
都是开发区三中的中流砥柱,亦是学生们眼中的良师益友。
优秀教师
开发区三中
为了提高老师们的教学质量,学校成立了师德师风领导小组,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实施“青蓝工程”,安排骨干教师带教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运用“三本一卡”(笔记本、作业本、纠错本和辅导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力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面向未来现代智慧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智慧创新型教师队伍。
“后浪”只管乘风破浪,因为“前浪”正在奔向前方。三中老师们勇立潮头,引领孩子们劈波斩浪。
开发区三中毕业的学子有多久没回母校看看了?
没有人能逃过“一毕业就装修”的定律,虽然开发区三中是一所老牌学校,但它一直在不断改造革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现在学校已经大变样,不信你看。
大操场铺上了人工草坪焕然一新,绿油油的草坪、崭新的设备和清晰规整的分界线让人眼前一亮。
如此干净大气的操场,丝毫看不出老校的影子,让人只想在上面肆意奔跑挥汗如雨。
在开发区三中读过书的人应该都记得在烈日酷暑风霜雨雪中冲进旱厕的日子,那是一段散发着味道的记忆。
前几年,学校运行了几十年的旱厕被拆,改造成了一道亭台错落,绿荫如盖的风景线。
信步走到这排树荫下,若是不经介绍,大概没人会想到这儿曾是一处旱厕吧。
旱厕被拆除后,学校的教学楼里建起了新卫生间,下课后学生们如厕更从容方便了。功能教室里联通了100M光纤,可以实现实现多媒体教学。
为了防疫,教室门口还配备了公共手部消毒智能雾化装置,方便学生及时消毒。
篮球场旁边的空地上,窗明几净的科技楼拔地而起,配备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美术室,劳技室,舞蹈室,体育室,医务室,心理咨询室,微机室,录播室,多功能厅,图书阅览室,教职工书屋等功能室。
蓝天白云下的科技楼相当气派,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改革后的新食堂,让全校师生吃的健康舒适。现在不用去食堂,每到饭点,食堂的叔叔阿姨会把饭菜送进教室。
老师的办公环境也得到优化,在学校办公更便捷舒心。
学校还规划了七大主题园林景观,桃李园、敏思园、康乐园、馨德园、源智园、探索园、尔雅园,移步易景,处处生机盎然。
三中改扩建工程仍稳步推进中,今年年底将在2号教学楼旁新建一个气派的新大门。还将拆除2号教学楼附属报告厅和办公室,改造校园内部道路,景观绿化等。
一个漂亮的新校园即将出现~
我们找到了几位在开发区三中就读过的毕业生,简单采访了他们的体验和感受,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最深刻的体验其实莫过于横跨初中三年的大课间。
我记得从一开始是做广播体操,当时年轻气盛,做操里面有两节中有个动作是要大哈一声,整个操场一到这里就只能听到我和另一位同学两个人震天动地的“哈”,周围人和班主任的目光避之不及,犹如赤身裸体却招摇过市。一次不够还得来两次,喊完结束就过瘾了。
现在想起来都历历在目,那三年正值升学压力比较大,大课间那一声“哈”某种意义上给了我一个发泄口,让我的情绪更稳定的集中在学习和生活上面。
后来包括社会实践在内的体育活动也给我提供了很多磨练的机会,努力去完成那些挑战,让我变得坚韧和豁达,这都是三中给我们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品质提升,也算是一生的财富。
——阮博毕业去向:华中师大一附中目前西北工业大学本科大四在读
2005---2008我在那里度过了三年的初中生活,给我留下最深感受是:简朴而温馨的校园设施,简单而坦实的师生关系,那里的老师非常敬业,把每一个学生都视为自己的孩子一样,谆谆教导,诲人不倦。
——吉毕业去向:2015北京大学本科毕业2018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目前在上海工作
记忆特别深刻的是初三那一年的问题卡,那时班主任陈晓利老师要求大家每人每周每科至少问1-2个问题,让原本不喜欢问问题,甚至是难于发现问题的我有了问问题的动力与机遇,同时也拉进了我们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于我而言更重要的是,问题卡的出现,赋予了提问更多的乐趣,也让我开始能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的成绩突飞猛进。
——胡天毕业去向:目前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回想起在开发区三中读书的那些日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天下午的分享会。已经毕业了的师兄师姐们通过现场分享或视频分享的形式讲述着他们毕业后的经历,有的来自名牌大学,有的手握着不错的工作。他们在台上自信、闪闪发光的模样让我感慨颇多,心想着自己以后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张晓月毕业去向:华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师资力量雄厚,老师都很耐心,很关心学生。学生在班上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杨扬毕业去向:武汉常相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在开发区三中读书的三年,我最深刻的感受是每一位老师都十分敬业、负责,对学生们的要求非常严格。各科老师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辅导同学,帮助解答疑问。同学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一起为中考努力。
——孙静蕊毕业去向:武汉市第十七中学
学校最让我怀念的是认真负责的老师们和团结有爱的同学们。无论是初一、初二,还是初三的老师们,都对同学们无微不至地关爱,非常认真负责。
——庾书婕毕业去向: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初中三年,在开发区三中读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学习氛围很好。班级里,大家都团结协作,积极向上,遇到难题时能够思考探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同时班主任也会发问问题签字卡,鼓励同学们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时要敢问、及时问做到问题日日清,极大促进了好学、乐学的学风。
——阮泽毕业去向: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学校让我最怀念的是一个场景。吃完晚饭二十来分钟的自习里,盛夏的阳光不似午间的热烈火辣,迎着微风斜斜地透过窗户照到后面的黑板上。教室里各科老师讲题和念名字的声音交错着,同学们或围在老师周围在试卷上圈圈画画,或奋笔疾书,或三两讨论。很嘈杂,但是让我感到很有力量:我们看似孤军奋战,实则身旁有并肩作战的朋友,背后有千军万马。所有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奋力向前,披荆斩棘。我怀念的或许就是这场景里我们大家拼搏奋斗、一往无前的意气风发。
——黄淑雅毕业去向: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从农村学校到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再到武汉经开区名校,开发区三中67载风雨征程,砥砺前行书写精彩历史。
这所车谷历史最悠久的学校,历经风霜,依旧熠熠生辉。
出品:武汉经开区工委宣传部
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采写:刘保琴
摄影:陈科、部分图片由校方提供
设计:李世昆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王娅
《武汉市经开区初中排名(开发区三中家门口的宝藏初中)》来自网络,武汉市经开区初中排名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仅作参考。
本文链接:https://www.jlgdedu.com/zxxpm/3566.html